工美视界(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心),创设于2016年8月。曾作为某国家事业单位的专属信息发布平台使用,现主要作为“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博览会”、“横滨国际艺术家展 日中水墨协会展”中方组委单位、“艺海弥珍——文物保护与艺术收藏臻品展”、“匠心無界——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国际交流展”等系列项目的唯一信息发布平台使用。
发布时间:2021-09-13来源:工美视界•艺术交流中心
李羊民:首先很高兴参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心这次组织的展览以及研讨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和交流,去交流、去学习、去观摩。刚才听了驻日大使以及两位文化使者,以及杂志社,社长包括主任,对日本文化的介绍,给我们在认识上有一个大概日本文化跟中国文化的融合发展,以及他的渊源历史,使我们用比较粗浅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解日本文化,我是负责长期跟两区友好交流,手工艺以及专科艺术的交流,我们共同把中日文化得以弘扬和交流。
篆刻我简单把基本情况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在部队待了26年,从事部队文化工作时间比较长,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学的是书法和篆刻专业,2000年我在国家画院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汇报展,最后转移到地方也负责文化工作,自己一直没有断书法和篆刻,不管做什么事情,日本文化使者讲要有工匠精神,做什么事世传和家传,做一件事不容易但是也容易,你要做好、做精、做深那就不容易。
我从事篆刻将近40多年,2008年奥运会之前,福建美术出版社跟我约了个稿,为了更好促进篆刻艺术的教科书,篆刻大图解这部书发行了以后再版了十几次,特别是篆刻初学者把篆刻艺术当成教科书,现在各个大学都有这门课,叫兴趣小组,教科书用的比较多,人大、北航、北大我都给他们上过课,因为它都有各种兴趣小组。
我把近期我的一个创作,这是印,给迪拜世博会创作的十方印,第一是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中间是探索与发现,分那么六个部分,探索与发现主要是航天事业的发展,最右边华夏之光,华夏代表我们中国,迪拜世博会本来是2020年去年的,因疫情情况推迟到现在,整体建筑和结构是中国的灯笼,所以是华夏之光。还有一个园区是冬奥会,马上就要召开,2月20日,春节过后按中国阴历年还在年内要召开冬奥会,这是一个吉祥图,再是创新与合作,这也是与这次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是“一带一路”沟通与连接,世界各国的一个连接,还有习主席的人类进步的阶梯,原来马蹄印的那类风格,中间留出大的空白,这也是一个风格。从不同的风格和形式,这是中国馆,这个logo是这次迪拜世博会的logo,最下面是美丽中国。
我们这次去国外参观者预计在220人次左右,到中国馆去,首先到一个馆盖其中的一方印,相当于我们的护照每一页,最后盖全了有一个中国的随手礼送给他,这是我最近刚刚创作完,正好赶上工艺美术展览和交流,正好和大家一块分享,这个还没有用,正在复制期间,所以还属于保密的,由中国民协原书记,著名博士生导师罗杨先生,昨天提了迪拜世博会李羊民篆刻,第一是国家画院的副院长谢院长提了一个世博会的篆刻,把系列刻画作为国礼送给一些国家领导人和去参观的,包括一些重要的贵宾,这是其中的一个。
我简单把篆刻艺术在中国传统画所占的位置以及它的影响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里边篆刻是2013年,由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罗先生提到世界非遗组织批为世界非遗组织的一个项目,这与传统文化和书法绘画密不可分,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虽然小,但是在其他作品里叫小众,中日文化交流的时候,包括我跟韩国,日本包括台湾,刚降生的孩子必须要有一方印,摇肩要挎着,确实流传,实际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了,现在印章都是办公印章多一些,像经理他也是有等级都有几经理有标准的,但是平常人来说,虽然是小众,但是在日本一些小的东西以小见大,从细节上能看出来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还是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一幅作品我跟著名书画家吴老师聊天的时候说,看完整体的作品第一遍他们先去掉印章不行的,有时候你画的也挺好、写的也挺好,印章不行最后也不行,第一遍就刷掉了,所以初评是这样做的。作评审过程中每一个评委要求不一样、风格不一样,座椅我这儿只是讲的几个小细节,我现在在北京燕村有一个工作室,在远东集团的五层有一个,希望通过座谈有时间大家相互交流,把篆刻艺术得以弘扬,继续跟大家交个朋友,继续交流,谢谢!
贾晓冬:感谢李羊民老师,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基,我们设计师和工艺师,我们就是提这么一个想法,大家多走进传统工艺设计师的工作室,和前辈交流体验中国传统艺术,比如书画、篆刻,体验技艺创作的过程。像我们今天请来这些老前辈,包括张老师和玉雕大师,他们都是经历了几十年一直不变的坚持,这个过程中积累和沉淀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底蕴,无论我们做艺术、做设计还是做工艺,作品最后所呈现一定表达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体现,一件东西像国潮文化说了一句话,经典永留存,民国时期一些东西、建国初期的一些交流又开始复古了,老歌开始唱了,因为它经历了沉淀和积累,再回过头看有很多的经典。为什么希望跟老的传统艺术家有交流,时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标志,但是时尚也得有根,国潮文化在兴起的时候,我们新的创意和设计应和市场开始出来的,作为艺术家一定程度上跟传统文化多做一些对话,我们要表达是中国艺术,我们不是表达英国艺术、法国艺术,这是最根本的标记,我们随着匠心同源还是其他国际交流扩大也好,我们展现给别人的一定是中国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中国艺术品。
所以在这里,包括李羊民老师说的这些,后期希望这些设计师、艺术家能走进李哲老师的工作室、刘羊民老师的工作室和王社长,包括张老师,我们这些老前辈的工作室看看,看看他们的艺术生涯、艺术历程,从里边寻找一些感悟找到自己的路。
感谢以上四位前辈的发言,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下面有源跟年轻的这一波开始有些关联,今天王老师是展厅参与艺术家之一,他的布艺心中的花朵也是一种创新的工艺,具体也请王老师聊一聊你的艺术。
王梓路:很感谢这次受邀过来,感谢博览会给年轻艺术家和老艺术家的碰撞。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参展的作品,一共是六幅画,但是我选了四幅过来是一组,这个画是布,并不是纸。像今天认识这位雕刻的老师还有像玉老师,我们做的这个东西都是一种情绪的抒发,你是创作音乐、做玉雕、写诗,都是一种情绪的抒发,比如画画的都是这样。为什么叫心中的花朵?他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还有另外两幅,在不同状态下有不同的感悟,所以我的感悟体现在这个画上,为什么要变成布呢?其实它的第一版是布面丙烯,确实是丙烯画,把这个东西提色到电脑上,再经过校对和二次处理再经过提色,再扣图、扣色,当然有一些技术含量在里面,把它给打在了布上,这可以说是工艺和现代的结合,这个东西又是一个艺术品、装饰品,我也是考虑为什么要把它打在布面上,考虑做成布的图案印成衣服,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件事情我已经在做了,这是我公司的产品,这一套包装是开盒的体验,它里面还有一个纸质包装比较环保,因为我觉得塑料袋使完就扔掉了,这个还可以搁一些衬衫其他的衣服,这个其实是一张油画,在做这个衣服我不能理解做T恤不把油画印上去,因为油画太复杂了,没法做丝网印,电脑提取不出来,我又想把这种机理感画出来,它是立体的,把厚度叠上去再发泡植绒,其实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这个提色是我们自己独有的技术,因为这是很难的,不能用常规的丝网印提色方式去提色,要把不同的颜色扣出来,先用电脑提色,用我们自己做特殊的插件已经在申请专利中,然后二次校对把机理感做出来了。
一个T恤加个刺绣也好,弄个什么也好,要让它有意思,玩起来要有意思,因为这个东西叫T恤,最粗的原名叫文化衫,我自己在做潮牌,什么叫潮牌?什么叫潮流?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把当前的文化做记录延续下去,我觉得这事就挺潮的,我就在干这事,谢谢大家!
贾晓冬:非常好,大家这次来看博览会会注意到东西厅有一些古玩、文物收藏,这次搞工艺美术和创新设计博览会怎么把博览会拉出来,那个时代这个文物它的造型和色彩,其实也是那个时代的潮流,我们现在一直提倡传统与时尚,我们有了一个文化的根基,我们在向王老师说的一样,把这个时代的元素跟记忆和根去融合,形成一个时代的印记烙印在这个时代,30年回过头看今天,可能觉得看今天这个东西是那个时代的印记,那时候潮流发展什么程度我们也不知道,艺术家把我们这个时代的符号印在我们艺术品上,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成就,所以希望艺术家们能继续坚持走这条路。
白志飞:刚才听各位老师讲完很好,很受益,我从我的角度讲一下我对设计和市场的理解。
这个帽子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一款产品,其实它并不能说完全代表,我是一个独立设计师,那个口号学术与市场我觉得是我想说的,怎么把自己的设计直接和市场挂钩,我要把它变成商品,在国内独立设计师材料采买到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到推上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先要考虑生存、生活才能再去做各种各样的设计,这个帽子并不能代表我的设计,我脑子里有很多想法只是没有做出来,因为做出来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经济,各方面都要付出,怎么让学术与市场落实到位呢,我想过这些事情在国内挺难的。
今天我受到邀请来这个地方,我一知半解,现在我听了各位老师说完,大概有一些了解了,怎么把艺术和市场结合起来,作为一线战士一样,直接让想法变成商品,我从这个高度讲一讲。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疯果,我们通过疯果,疯狂创意果然不同,疯果后来消失了我们挺遗憾的,觉得挺好的一个东西,它是国内第一个保护原创设计师的小圈子,在全国各地开店,只有原创的产品才能进驻,后来开到20多个店了,还有类似疯果其他的平台,疯果给我们印象最深。
我作为艺术院校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直接工作,但是我生存下来了,因为有疯果,我当时设计的东西直接可以把它变换成商品在疯果里售卖,很受欢迎,然后给了我更多的自信和继续做下去的信念,确实因为自己喜欢这个东西。
说实话我是比较顺利的,疯果平台里听说大大小小有300个设计师,现在疯果已经消失了,继续做原创产品的人有多少,在我理解好像也没有几个了,反正我身边大家都不专职做这个了,可能去上班兼职,晚上做点手工艺品也好、爱好也好,把这个作为生活来源挺少的,我一直坚持下来也挺幸运的,我也是内心喜欢,虽然没有了疯果这个平台,通过自己的渠道还是能让自己的产品继续售卖,大家也喜欢着,脑子里很多想法,把年轻设计师想法做的更大、更好,这是年轻设计师好些人没有继续走下去的原因吧,设计师自己考虑的东西太多了,耽误了很多自己的精力做产品,我挺喜欢疯果的,让自己的东西有一个展示平台。
疯果为啥消失了呢?因为性质变了,不是纯粹的保护原创,我之前也做过衣服,很快就被访了。
王梓路:原创艺术家活的特别苦特别是在中国,这是一个现状,我前些年找了一家设计公司给他们做设计,因为我自己有梦想,想稍微拿我的梦想养一下我的梦想,先打工养一下我的梦想,也是一家跟我干差不多的公司,做一些艺术装置什么之类的,老板让我负责网站,让公司网站做一下,那家公司东西一直没有更新,脑子稍微老一些,我干劲十足,我给你做一下设计,他说不用,你去外网扒吧,扒完放进去就行了,我说这不是别人的作品吗,你为什么要把别人的作品放在自己的网站上,他说没有人管,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呢,我说这事不能干这是底线,我老板跟我说你是在教我做事吗,我跟我老板回了一句,我说我不是在教你做事我是在教你做人,这话说的挺横的,这是中国原创设计师真是这样,聪明一点翻出去抄回来,傻一点是互相抄,大家活的都挺辛苦的。
白志飞:中国原创特别不受保护,好多原创设计师没有版权意识,我出一个东西保护基础,即使保护起来还会有很多山寨你的地方,打官司时间和经济各方面的成本,得不得到赔偿还另说,自己把时间搭在这上面,新产品也没有时间做。那个衣服我之前设计挺可爱两个图案,男孩、女孩情侣互动T恤,男生穿一个护花使者,女生穿一个花,可以组成一套,因为就是一个图案,翻拍就可以印,我当时128、148底价,被访以后20块钱一件,比我成本低多了,他20块钱就卖了,这东西不受保护,我没法说这个东西是我第一个做出来的,后来明星真人秀他们穿了这套衣服出来了,但是他穿的不是我们的是访的,我内心挺无奈的,这个东西反复和好多人都聊过这个事,在国内做设计难、做原创设计更难,做原创设计师生存下去难上加难,我们聊下去没办法聊了。
王梓路:要往好的去看,前几年会好一些。
白志飞:慢慢好了,好很多,消费者和老百姓慢慢重视设计了,身边都发生了,一个小物件一个胸针、挂件,大到房子、汽车,现在很多国产汽车它的造型已经很不错了,很重视设计。最近三四年左右,能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设计,这是比较欣慰的一方面,他可能是一个趋势,随着年轻人意识额越来越重视原创,也许他会愿意花更高的价钱给原创去买单,我从这个角度说吧,我们要考虑生活生存,让自己产品做大,让更多人认识到,让每个人看到喜欢内心就特别开心。
我和我媳妇俩人都是做这个,我们给自己的口号叫设计为人民服务,设计也好、原创也好,其实最好要落到实处,哪怕是传统的物件、传统的工艺,包括篆刻这些东西都可以活学活用给它升华一下,刚才各位老师讲这些东西包括雕刻、篆刻,我脑子里都听进去,我会想这个东西和新兴产品怎么去结合,比如和衣服怎么结合和手饰怎么结合和帽子怎么结合,任何东西都可以结合,我脑子里有好多想法,可能帽子是我比较容易实现出来的,所以我做了帽子,今天拿来这个帽子,好多东西是展现不出来的,因为我需要考虑的事太多了,甚至有时候有些消极,为啥消极?山寨、仿造这些东西比较多,出来之后不受保护。
之前有疯果这个平台,它会保护一些原创设计师,你是剽窃或者第二个设计师做了这个帽子同款,稍微改动,总部会评选一下你这个太雷同了,不能进这样的平台售卖,对原创设计师是很好的保护,后来为什么说疯果慢慢消失了呢?因为改了性质,我听说换了老板,它里面售卖一些东西慢慢店长做了主导,店长可以去市场上批货,只要业绩上去就行,所以店长去批发市场批好多货,在货的陈列面积越来越大,到后期疯果把自己给作死了,忘了初心了,最开始是保护原创的平台,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契机,像最初的疯果还会再出现的话,现在有好多年轻人刚毕业或者在校大学生很多想法都可以提供,但他们需要一个平台,谢谢大家!
罗叔:接着刚才话题继续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工艺美术这个课题特别有意思,因为它区别于传统美术,它会跟很多材料做结合,比如刚才讲书法可能有张纸有能表达,但需要审美者的情绪达到共鸣比较难,工艺美术传递美的能力更强一些,因为跟材质相关,可以更快速容易让别人去接受来自于器具的美、造型的美,来自于材质的美,这是工艺美术的一个优势,从整体来说。
现在整个市场像他们二位讲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都在发生,但是有好的,好的像泡泡马特,你们也都比较熟悉这个企业,人家通过IP的转型,新的再造或者设计,设计有时候还挺有意思的,花木兰他爸在世也不太认识花木兰是他的女儿,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会受年轻人的喜欢,它迎合了市场需求,无论是材料选择上、糟心还是审美情绪上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跟市场做结合是比较重要的,您刚才讲了根本要素。
从中国审美情绪中,我认为传统很高级的东西在我们自己身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或者情绪在我看来会更深远一些、更厚重一些,它不会像其他一些国家,反应的东西风貌不一样,中国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会有文化自信否则很难出现国潮现象,来自文化根本认同,才会逐渐开始找到自信的感觉,进而结合的一些产品,然后在市场上出现或者反映出来,根源是这样的情况,这是我特别希望看到或者很高兴看到的现象,反映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尊重和希望找到一个根源。
工艺美术美术这个行业发展很艰辛,大概九十年代北京搞了很多活动博物馆类的,咱们工艺美术被分为一个大的体系叫竹木牙雕及其杂项是具体的表现,实际上这里东西非常多,无论是竹调、木雕、牙雕、玉雕,各种各样的雕刻非常美,美到让你惊讶感受非常深,可是宣传和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当做一个核心。日本重视教育和我们重视教育不在一个领域,影响相对来讲薄弱一些,这些年越来越见好了,有更多的土壤和环境让年轻们找到更深的根源,否则你根本很难从这些小的东西跟生活相关的东西找到文化的体验,这本身是很艰难的事情,整个环境或者土壤是不够充分的,相对于日本而言,它的土壤或者传统不够深厚。
第三,现在市场上面确实很需要我们,需要年轻设计师的参与,或者需要更多被文化能力的人建设这个事情,我上周去了一趟曲阜,孔庙边上,刚好跟李老师专业相关,曲阜边上所有的工艺品集中体现就是篆刻,大家来给你刻个印,他们在曲阜叫开运叫开印。比较难受是在这个地方没有受到引导,搞全国的篆刻大赛把这个地方当做文化传承就很好,你既然发掘有这种土壤你应该变的更大,让更多人知道形成地方IP你要有能力做这件事,地方不太注意保护或者发现自己在某一领域的能力,篆刻是个能力,福建很多地方做雕塑很有能力,稍微结合一下,跟管理科学院结合,搞一些大赛和活动让社会影响变的更强,让大家都知道我们这儿干什么的,这样一个城市IP就形成了。
我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东西太多了,就跟我们到西安去那个体会一样,一般东西不太受重要,我们慢慢消失掉这些技艺越来越多,咱们讲匠人精神,当你提到匠人精神的时候匠人已经不在了,你想找精神匠人已经没有了,这该怎么办呢?从传统技艺出发或者是遵从守住传统工艺某一部分的人。像制药很多大师已经不在了,比如我们的漆器据说现在掌握传统漆器技术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漆器在日本很发达,从日本买回来很多漆器的东西,反过来其他东西都是这样,我觉得疫情反而是好事,让人们回到自己该思考的地方,像这样的地方多思考,很认真把传统技术传承起来。
第二刚才讲大文化上,不要等着人家说搞端午季想起跟端午有关的东西,从文化想传递或者传达文化自信,你再找到一些东西或者方法真正深入,比如刚才讲的印章就很好,孔子周围又在孔庙周边多好一个题材,你又有当地的土壤又有文化,为什么不搞一些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呢?至少我在曲阜没有见到李大师很遗憾,不是曲阜城市不成功不是您不成功,我说这个意思,类似的活动应该结合城市结合一些东西去弄。
再是充分重视工艺美术在整体美术体系的价值,它帮助人提高审美情绪,现在中国美学教育基础很薄弱,我自己觉得我们跟其他国家的对比,我们知识体系叫学霸级,文化艺术体系是学渣级。前不久中国跟俄罗斯联系军演,俄罗斯的战士画油画多才多艺,你的战士会什么?除了军事操典以外的东西,很少有表达自己东西的能力,这是我们缺乏美学教育体系的表现,你他从审美情绪中找到一些共鸣就很艰难,通过这些产品已经是很好的途径了,不能让工艺美术的能力再消失再变的薄弱,这是我特别想说的话,谢谢!
贾晓冬:其实我们包括刚才两位老师说的情况,这是目前很现实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经历了低谷时期,虽然GDP达到世界第二,但是全民教育和全民提升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个阶段经济市场放在首位是必然的,完全商业化有很多弊端造成了山寨,一切都向账户的数看齐,这是必然的结果,大家不要因为这个有失落,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要经历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过程,中国没有断代没有丢失历史,这是非常好的原点,中国在经济发展这一步的时候,我们现在反过头做一个新的方向是提升全民素质,这两年包括疫情前后可以看出,国家在保护版权,打击这些盗版,现在在发动一个很大的力量,这时候给国家一点时间,我们支持国家这个事情也给国家一点时间,同时在自己的领域坚持下去。
我们作为一个平台虽然是新的平台,但是新的平台也赋予了新的使命,像我们搞博览会一样,我可以这么说工艺美术圈一直没有搞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这样的博览会,我们是第一次来搞创新设计,所以得益于北京国际设计周他们的助力跟加持。大家知道北京国际设计周是2009年国务院牵头,文旅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国家部级别的大型会展,等于它是咱们的主持单位,咱们是艺术之旅板块的博览会。
这说明什么呢?工艺美术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比你的技艺比我强、我的技艺比你好,我们跟市场谈镂空雕等这些东西市场也不会认可,市场一定会看重设计,因为我们的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时期,中国成为世界老大,这是必然的,而且全民也要向这个方向去靠拢,经济想实现世界第一很快,只要我们敢干马上就能上来,你想让我们全民的素质、修养和对艺术品的接受能力像经济一样,这个恐怕不太现实,所以这里需要做好两点准备。
一坚持在自己原创里面,不要动摇,做好自己的原创,我们作为管理科学研究院作为这样一个机构,我们做的是什么?我们为大家铺这个台子,不仅提供思想上创新,让更多人参与原创创新,我们也通过这样博览会跟文化产业园、孵化器、机构形成合作,学术与市场是我们放在最后一个位置上,虽然放在最后一位是目标,不是某个艺术家在工作室或者圈子里想怎么开辟市场,那个你会很辛苦的,日本之所以走到今天因为它的经济对全民教育已经达到了那个时期,我们现在在追赶,如果放到历史上看我们有文化枪声的时期,我们用五个时代的收藏高峰期,不管是宋朝、明晚、清初、民国还是现在的收藏时期,不仅是文物还有当代艺术品的收藏,我们上午提出一个话题收藏是生活,首先不能完全定义收藏是一种投资,它也是一种生活,它会你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全民素质的提升。
第一届博览会为什么最后要设这个板块,就是希望这个板块立下slogan,艺术家做好自己的艺术,我们通过博览会、通过博览会的设计+,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大赛,一个星期我们就会公示结果,我们这次跟很多学会和协会搞了评比大赛,不要太着急,我们一起来,加强共同交流。包括今天请到北京工美高级技工学校的陆老师,他在二区有很多学生和老师们的作品,说到这个点是什么?我们需要共同来做,就像一个手一样,分别在不同领域干这件事,大家共同奔着一个方向去,你做好你的设计,我们带动大家鼓励大家做原创。
除了主管、支持、主办,我们这么多协办单位,为什么?通过这次博览会破圈、扩圈、融圈,目的是最终那个目的,前面三个是发展的历程,后边这个方向是发展的目的,最终所有的学术、所有的理念、所有的构思要落到市场上去,所以说我们很感谢年轻这一代80后,我们也都是80后,咱们这一代年轻设计师开始投入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里。其实我们干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我们为自己民族文化进行承传。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地方49年前郑永超先生办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展轰动全国,让工艺美术成为外汇收入非常主要的支撑,建国初期靠工艺美术来支撑外汇收入,为什么工艺美术走入困难的境界?因为要发展科技,科技强国、商业贸易占领了经济主流,经济发展一定高度的时候自然而然文化会重新回归到经济发展的重心点。
邓小平同志说,两手都要抓,既要抓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抓物质文明精神,物质文明建设抓到一定程度还是要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家沉下心做好自己的原创,剩下是平台方、院校方和前辈们共同为大家创造的。
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定心丸,“设计+”是我们和北京设计学会共同发起,这次博览会一定要请北京设计学会,他们是中国联盟的理事长单位,他们在设计领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包括这次设计+,这是我们在博览会中推出的一个奖项,这个奖项希望通过不断深耕既做成国内一个赛,真正一个评比,大赛最后想法是保护文创我们给大家贴上一个签,给大家提供一个背书,同时通过这个赛形成互认,因为大赛评委团融入中国设计大推手权威人士参与进来,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我们助力大家的发展,只有大家发展我们成立这个部门组织这个团队搞这个博览会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所以坚持自己的路子干好创作、搞好服务,我们一起来发展。
包括现在搞国际交流,为什么?多拿一些好的东西,要搞这些东西去创作去投入工作中,坚持,一定要坚持,谢谢大家!
(完)